365bet娱乐场官网注册

  按部首检索  按拼音检索
与毛泽东有关的流行词语

    毛泽东口才与文笔俱佳,不愧是使用汉语言的大师。

     糖衣炮弹

  “炮弹”和“糖衣”两个词的距离甚远,有些风马牛的感觉。毛泽东偏偏把他捏在一起,造就了一个新词“糖衣炮弹”。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夺取天下在望,许多共产党人产生了胜利者的自满情绪。这时,毛泽东说话了:

  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以后的日子里,毛泽东多次使用“糖衣炮弹”这个词警示党内同志。1953年8月12日,他在《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中说:“资产阶级一定要腐蚀人,用糖衣炮弹打人。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这是对“糖衣炮弹”一词的具体阐释。

  “糖衣炮弹”的话语,生动地揭示了执政者面临的挑战,可惜的是,如今一些人,既不知道“炮弹”杀人之厉害,更无视“糖衣炮弹”之危害。他们忘记了毛泽东的话语。面对“糖衣炮弹”,有的心向往之,甚至“将计就计”,于是他们就被“糖衣炮弹”打中了……

  八九点钟的太阳

  毛泽东的词语、思想系统中,多使用比喻和形容词。他喜欢以文学境界来表述他的政治思想。把青年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和实习生时的谈话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八九点钟的太阳”,那是蒸蒸日上的景象,用它来形容青年人是再合适不过了。毛泽东的这一席话一出,掌声雷动。

  以太阳喻年龄,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西晋初,李密为拒绝征召出仕,上《陈情表》,文辞委婉恳切,特别是文中关于祖母刘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保夕”的陈述,令人动容。毛泽东很喜欢这篇《陈情表》,1940年1月,他在一次政治演说中引用过其中的话:“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是进了历史博物馆的东西了。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已有一部分进了博物馆(在苏联);其余部分,也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快进博物馆了。惟独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

  在新中国,毛泽东的话语是主流话语、强势话语,加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生动、阳光,所以此语一出,传遍全国。

     长征

  《宋史》里已有“长征”一词。但“长征”的引人瞩目,得益于毛泽东。

  1934年夏,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从10月开始,中央机关和红一、二、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陆续撤离根据地,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经过一年的跋涉,到达陕北,此时,红军已由出发时的三十万人剩下三万来人。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说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这是文献中首次把这次军事行动叫做“长征”。这张布告署名“红军总司令朱德”,据说起草者是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主编《红星报》的陆定一。

  “长征”的闻名中外,却是因为毛泽东的鼓与吹、歌与唱。

  毛泽东是长征取得胜利的领导者、指挥者。毛泽东热情地讴歌了伟大的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写著名的《七律·长征》,对红军的苦难远征作诗意回顾。

  毛泽东诗化长征以后,“长征”一词成为一个包涵伟大精神、伟大事业和伟大意义的专用名词。政治语言得到文学语言的帮助,如同包裹了一层糖衣,亦有味道了。每当革命的关键时刻他都以“长征”来激励他的同志。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在即,毛泽东豪迈地宣称:“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今,“长征”一词,大家熟悉而亲切。“长征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孺子牛

  “孺子牛”一语最早见于《左传·哀公六年》。说的是:齐景公溺爱儿子,自己四肢着地,做牛状,让儿子骑在上面,口里还衔着一根绳子,让儿子像牵牛一样牵着,儿子不小心从他背上掉下来,绳子一紧,把他的老牙扯断了。

  这件事情过去了一两千年,人们几乎把它忘记了。但是,事情忽然因为一个大人物发生了变化。——所谓大人物,就是那些能够使平凡事物忽然起变化并且使那个不为人注意的事物变得引人注目的人。

  1932年10月5日,那天晴,或是阴,不知道了。郁达夫和王映霞邀鲁迅夫妇于聚丰园话别。席间,鲁迅哼成七律《自嘲》,其中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句。同月12日,鲁迅将这首诗书成条幅赠柳亚子,诗后题有跋语:“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可见,鲁迅对这两句诗多么满意。

  这两句诗传到了毛泽东那里,毛泽东也喜欢。毛泽东沉吟再三,并且将“孺子牛”一词推向更加辽阔的境界。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指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77页)

  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冯雪峰说:毛泽东的解释是“一个天才的解释”,因为鲁迅诗中“孺子”的本意只是指儿子海婴。曹聚仁则说:毛主席引用鲁迅的诗句,境界比鲁迅原意广大得多。

  鲁迅愿做儿子的牛,毛泽东号召共产党人做人民大众的牛。从此,“孺子牛”一词带着崭新的含义流行全国——

  郭沫若说,自己愿为牛的尾巴。茅盾说,自己愿为牛尾上的毛,帮助牛把吸血的大头苍蝇和蚊子扫掉。更多的人引用毛泽东的话,表示要为人民大众奉献服务,做“孺子牛”。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句古语,最早见之于《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之子,他一生好研究古籍,收藏了许多善书,据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汉书》之后,“实事求是”这个词在宋儒书中多有出现,但在朝野中并没有流传开来。

  毛泽东旧话重提。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说:“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毛泽东亲笔题写“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把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从此,“实事求是”一词在中文中得到新生,成为中国1949年以后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之一。

  如今,“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勒石竖立在许多单位门口,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大门口。

   班 长

  班,是部队中最基层的单位,班的负责人,名班长。毛泽东1911年10月曾投身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过半年的列兵。他当列兵时肯定有一个班长(或类似班长的人)管他。

  后来毛泽东投身中国共产党,成了千军万马的统帅,成了军队中最大的官。这时,他大概联想到自己当兵时的情景,想到自己的那位班长,他灵机一动,为“班长”一词赋予了崭新含义。1949年3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说:

  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至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要把这个班带好,的确不容易。

  ……党委要完成自己领导的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书记要当好“班长”,就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研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40页)

  “一班人”是领导群众的,“班长”是领导班子的。毛泽东这个讲话之后,“班长”这个词在中国共产党的词典里就多了一个义项:统领班子的人。特别是中共取得政权之后,就约定俗成了:“一班人”指中共党委,“班长”特指党委书记。 


   花岗岩脑袋

  民间有“榆木疙瘩脑袋”之说。“文革”中“花岗岩脑袋”一词流行。

  把“花岗岩”与“脑袋”两不沾边的东西弄在一起,组成一个新词,不简单。一见这样的佳构、奇词,我猜它出自于毛泽东之口,或者就是毛泽东的创造。

  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中说:“过去的剥削阶级完全陷落在劳动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他们不想变也得变。至死不变、愿意带着花岗岩脑袋去见上帝的人,肯定有的,那也无关大局。”

  “花岗岩脑袋”一词在“文革”中成为一个政治术语,被广泛使用。

  196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的大字报是暴露一切牛鬼蛇神的照妖镜》中说:“有少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的脑袋是花岗岩做的。”

  1967年武汉爆发“七·二〇事件”,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被造反派认定为事件的策划者。8月4日下午,造反派在北京批斗陈再道,他们指着陈说:“你这个老家伙,简直要带着花岗岩的脑袋进棺材。”陈再道只好回答说:“进棺材吧。”

  刘少奇专案组在审查张重一教授的报告中说:“张犯是个十足的带着花岗岩脑袋进棺材的家伙。”

  《出身论》的作者遇罗克被抓进监狱,审查他的人说:“遇罗克是个大花岗岩石脑瓜儿的狱油子。”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3月出版的孔子传记《孔老二》(上海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孔老二》编写组编)一书的最后一句是:“孔老二走完了他‘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灭亡’的穷途末路,带着他的花岗岩脑袋去见周公了。”

  “文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改造”“牛鬼蛇神”的“花岗岩脑袋”。


    牛鬼蛇神

  说“文革”,绕不过一个词:“牛鬼蛇神”。牛和蛇,实有其物;鬼与神,只有语言的事实。牛鬼蛇神一词,原先并不含贬义。杜牧《李贺集序》说“鬼才”李贺:“鲸吸鳖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这是赞扬李贺的。

  毛泽东喜欢李长吉的诗,古人的评价,他应该知道。1957年,毛泽东开始使用牛鬼蛇神一词:“凡是错误的思想,凡是毒草,凡是牛鬼蛇神,都应该进行批判,决不能让他们自由泛滥。”(《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17页)“牛鬼蛇神只有让他们出笼,才好歼灭他们,毒草只有让他们出土,才便于锄掉。”(《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37页)

  毛泽东使用“牛鬼蛇神”一词之后,中共领导人如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在公开讲话中频繁使用“牛鬼蛇神”一词。牛鬼蛇神的具体指向是什么?没有人也没有文件予以解释或说明。最不明确的词语,有时影响也是最大的。

  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一出,各单位批斗牛鬼蛇神之风更加迅猛。“牛鬼蛇神”有的被批斗打骂,有的被驱赶下乡,有的被投入监狱,有的被迫害致死,有的含冤自杀。

  196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发出《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注意掌握政策的通知》,规定:在提到阶级敌人的名称时,“不要采用含糊不清的容易混淆两类矛盾、扩大打击面的词汇”,不可把尚未定性的“靠边站”的干部统称之为“黑帮”、“牛鬼蛇神”。

  圣人一言动天地。牛鬼蛇神一出口,就收不回来了,成为“文革”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其他如“小牛鬼蛇神”、“女牛鬼蛇神”、“牛鬼蛇神子女”,则是牛鬼蛇神一词具体而形象的延伸。

    东风,西风

  民谚云:“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红楼梦》中林黛玉引用过这句话。毛泽东一眼看见了,记住了,引用了,又发挥了。

  1956年11月15日,毛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古人林黛玉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现在呢,不是阳风阳火压倒阴风阴火,就是阴风阴火压倒阳风阳火。”(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21页)

  1957年7月1日,毛泽东在《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中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35页)

  开始,毛泽东并没有说明谁是“东风”谁是“西风”。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东,为上,紫气东来嘛。而人死了,才叫归西。东,总是比西好的。从地理位置上讲,中国是东方大国,而当时的西方是帝国主义阵营,称之为“西方敌对势力”。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时的谈话就说得更明确了,他在列举社会主义阵营的人口已经超过资本主义阵营之后,说:“现在不是西风压倒东风,而是东风压倒西风。”

  第二天,毛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我认为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世界上现在有两股风:东风,西风。中国有句成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认为目前形势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势力对于资本主义的力量占了绝对的优势。”

  后来,中苏论战,苏共中央指责中共说:“中国同志不是采取表现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口号的阶级的、国际主义的态度,而是顽固地宣传没有阶级内容的‘东风压倒西风’的口号。”

  在苏联人看来,东风、西风,都是自然的风,东风怎么必然压倒西风呢?风中怎么会有阶级内容呢?
    纸老虎

  《坚瓠集》说:“纸牌能耗人财,故呼纸老虎。”此“纸老虎”与毛泽东所说“纸老虎”无关。

  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闻一多1928年在《唐诗杂论·杜甫》中说:“功名的纸老虎如今被他戳穿了。果然,他想,真正的学问,真正的人才,是功名所不容的。”

  张恨水24岁时在芜湖《皖江报》当总编辑,兼编副刊。他说,那时用剪刀得来的材料比用笔写的多百分之八九十,所以总编辑,那是个纸老虎。

  显然,“纸老虎”一词,不是毛泽东的发明。但是,是毛泽东赋予它崭新的含义,并将这个词推向英语世界。

  1946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说:

  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蒋介石和他的支持者美国反动派也是纸老虎。(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95页)

  “文革”中广为流行的《毛主席语录》,33个分类之第6块就是“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纸老虎”的论断,也成了日后中苏论战的一个焦点。1963年7月14日,苏共中央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中说:“中国同志显然对热核战争的全部危险性估计不足。他们断言‘原子弹是纸老虎’,它‘并不可怕’。他们说,主要是尽快消灭帝国主义,至于通过什么途径,以怎样的损伤来达到这一点,似乎是次要问题……显然那些把热核武器称为‘纸老虎’的人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武器的破坏力。”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也说道:毛泽东还有另一个很有名的口号“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我认为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他竟把美帝国主义当作纸老虎,而实际上它是一只危险的猛兽。

  “纸老虎”之说,美国人当然很关注。1970年,中美握手,毛泽东对基辛格说:“我发明了一个英语词汇,纸老虎papertiger。”基辛格接过话头说:“纸老虎,对了,那是指我们。”

   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这个词,不是毛泽东创造的。

    清代的李汝珍在长篇小说《镜花缘》第三回中就有“百花齐放”的话语:“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这里说的是自然界的百花齐放。

    1951年,毛泽东给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是毛泽东首次使用“百花齐放”一词。他给“百花齐放”这个生动鲜明的自然界现象赋予了丰富的政治含义。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题词,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五十四页)


    此后,毛泽东在《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中,对“双百”方针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和文化繁荣的方针。“双百”方针一出,知识界一片喜悦气氛。1958年,郭沫若还出了一本诗歌集叫《百花齐放》,其中收录了他咏花的诗歌一百余首。


    半边天


    人在天下,天天举头见天,所以“半边天“的话语可能在中国民间早就出现。但把妇女比作“半边天”,毛泽东是首创者。

    毛泽东最早是什么时候把妇女比作“半边天”的,还有待于考证。


    1949年6月,毛泽东第一次见到女摄影师侯波时就说过“半边天”的话。那天,侯波和她的爱人徐肖冰一起去见毛主席。毛主席和他们夫妻合影。侯波夫妇一左一右在毛泽东两侧站好要照相时,毛泽东笑着说:“女同志,半边天,你站中间。”侯波夫妇有些不安,让主席站中间。毛泽东则不由分说地站到了侯波的左边。摄影师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一张见证“半边天”话语的珍贵照片诞生了。

    “半边天”的话语,毛泽东说过多次。1953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申纪兰因争取男女同工同酬而知名。毛泽东在接见申纪兰时,握着她的手说:“很好,你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妇女是半边天,你这个头带得好。”


    毛泽东一直重视妇女工作。在1927年3月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指出,中国的女子,受到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支配。1945年4月,在著名的《论联合政府》中,他提出“实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1949年7月,毛泽东给《新中国妇女》杂志题词:“团结起来,参与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1955年,毛泽东多次强调“男女同工同酬”。后来,“男女同工同酬”写入了宪法。1968年,毛泽东明确地指出:“妇女能顶半边天。”


    妇女地位和妇女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半边天”的形容得以凸现。在漫长历史中地位低下的妇女,在毛泽东的“半边天”的诠释下脱颖而出,撑起了中国广大天空的半边天。


    “半边天”的话语在中国广为流传。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半边天》,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半边天”栏目。如今,在中国只要一说“半边天”,大家心领神会,都知道这是妇女的代称。至今,汉语中还没有任何一个词汇像毛泽东所说的“半边天”一样准确地形容女子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09中国随笔年选》、铁血网)

相关资料